“战友们,春运工作已画上圆满句号,接下来,我们要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工作,大家有什么好主意?什么话题是咱能出宣传效果?什么形式是咱hold得住?咱能创新什么样的党建活动?”面对公司宣传部门的“灵魂拷问”,各单位的宣传工作者也打开话匣子,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接下来,春运经验可以继续借鉴!
“春运报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省站的长者绿色通道#荣登新浪微博热搜榜,短短几天阅读点击量就突破1.6亿次,我想说的是,接下来,春运经验可以继续借鉴,好的做法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一样适用。”广园站通讯员小林邀请省站分享宣传秘诀。
“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前期必须做好宣传热点的摸查。我们这个长者绿色通道,是在读透各级文件和检索媒体的关注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出来的。”省站通讯员妙玉“接招”的同时表示“点带面的布局更容易得到媒体的青睐”,强调“组合拳”的文章可读性更强。
“如何让这个宣传信息成为'热搜'?”罗冲围站通讯员彬裕很好奇这个信息发酵过程。“哈哈,这个就要充分发挥发布平台'广而宣之'的作用了。”妙玉将信息发布的技巧跟大家进行深入的沟通,“充分利用好自媒体,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朋友圈来一轮预热,让身边的人都知道有长者绿色通道这个信息;接着,通过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进行最直白的官宣;邀请媒体介入,通过'融媒体'的强势出击,扩大受众范围。果不其然,'关爱长者'、'防疫'这些字眼都是春运宣传的'刚需',再加上众人合力,'热搜'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彬裕点点头,“成为'热搜'背后功夫真不少!”
其实我经常会遇到写作瓶颈,求大神们支招!
“其实,我经常会遇到写作瓶颈,求大神们支招!”妙玉也抛出一个话题,觉得“好人好事”比较难出彩,因为稿件一般都是一线职工提供线索和配图,稿件需要重新创作。
“我们也会遇见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出单篇,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化解这个'稿件单薄'、'信息简易'的尴尬。”天河站通讯员海涛接了这个话题,“比如说,将春运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每隔十天左右就将手头的好人好事的素材整理成为一篇集锦,增加文章的厚度,通篇看起来也觉得这个单位好人好事的质感比较丰富。”
“这个办法真不错,以后我可以试试。不过,好人好事都是拾金不昧、搀扶送温暖等常见事迹,怎样才能写好呢?感觉会出现写作疲劳的情况。”妙玉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也来说说,”客分通讯员惠芬加入“群聊”,“重视细节描写,特别是事件发生的过程和人物的对话,体现求助者和帮扶者互动的情景再现感。”
听到这里,妙玉笑着竖起大拇指,给发言者手动点赞。
同一个话题,如何挖掘更多的角度?
“我也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南方高速春莲一看前一个话题结束了,马上把握机会继续发问,“面对同一个话题,如何挖掘更多的角度,怎样才能做得出个性化报道?”
“就拿党建活动报道来说吧,”公司通讯员小美举例,“可以从报道里面挖报道——题为《【春运党旗红】向可爱的春运人致敬》就是揭秘线上报道是如何宣传的,看似写报道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将主角、配角、幕后工作者如何准备报道、在线报道以及忘我工作的细节一一展示出来,最后突出每个参与者的认真和勤劳。”
“党员人物呢?怎么塑造他积极的形象?怎样才能和读者产生共鸣?”冷链通讯员邓仕静乘胜追击。
“可以分几种情况,一种是团队的,我觉得省站那个党员退伍军人集体的系列报道就不错,集体行动的步伐一致、集体影响力就非常有感染力;一种是写党员夫妻档,我们天河站也从'工作生活两不误'这个角度宣传,得到读者的认可。”海涛“答题”。
“还有一种,单人的话,也可以从一个事件线索引出这个党员背后的故事。就拿省站党员林风来举例,为了落实好'健康防疫核验系统'的使用工作,大到长者绿色通道的设置、人员和仪器配备,小到仪器的摆放、插座是否到位、通道标识的指引,林风对每一个项目都认真细致地布置和检查,我们就是要深挖其中的细节,用'走了多少步'、'核对了多少次'、'问了多少人'、'模拟了多少次'等数据来丰满这个落实工作的过程。”妙玉对话题进行了补充。
......
就是这样,与会人员你一言我一语,打破了以往“只听主持人发言”的会议模式,让宣传会议成为“各抒己见”的平台,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预期目标。
相关链接
长运公司党委副书记、宣传工作分管领导柳桂香出席本次宣传会议,充分肯定各单位在2021年春运春节宣传工作的贡献,表示“宣传会议这样开,很好”,并对公司下一步宣传工作进行部署:举全司之力围绕做亮主题宣传、做优主题创作、做细安全保障等话题组织开展各项相关工作,特别是重点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工作,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好故事,为党的百年大庆记载伟业、展示辉煌。